冯芝恩:高水平口腔肿瘤前瞻性数据库和组织库的践行者
本篇文章2369字,读完约6分钟
冯志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
中新网11月6日电(记者陈梦瑶)身着白色外套的她,从里到外散发着优雅的气质。坐在记者面前的冯志恩教授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严肃、刻板,他灿烂的笑容中洋溢着帅气和阳光,这伴随着整个采访过程。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但口腔恶性肿瘤登记数据库建设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这使冯志恩深刻认识到口腔癌高水平前瞻性数据库和组织库的缺乏严重制约了高水平临床研究的发展。
2015年,冯志恩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援疆工作。在走下飞机舷梯的那一刻,风扫过黄沙,沿途的泥棚是泥泞的。南疆部分地区落后于内地的医疗条件,这让冯志恩感到震惊,也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冯志恩内心的希望和憧憬、放弃他人的使命感和坚定投身和田的责任感应运而生,这驱使他用自己的生命去迎接组织赋予他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
他经历了和田皮山6.5级地震的重大考验。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线进行救援,成功完成了抢救地震中受重伤的最小的孩子的任务;他在第一线抢救了一个又一个患有严重口腔外科疾病的病人,并组织了多学科的疑难病例讨论;他多次向当地有需要的病人捐赠资金和物资,从而降低了高昂的手术费用。在冯志恩看来,他在援疆路上遇到的每一个朋友都会让他终生难忘。“这种简单的感觉深深地感染了我的心灵,温暖了我的灵魂。我有幸在和田遇到的病人、援助朋友和维吾尔族朋友将是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冯志恩说道。
受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项目的启发,冯志恩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术博士,他必须首先完成从一个简单的临床医生到临床研究团队负责人的转变。
冯志恩在以往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前瞻性口腔恶性肿瘤注册数据库之一,并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上完成了注册,逐步建立了一个具有口腔颌面部肿瘤临床、教学和科研功能的多中心平台。组织库的同步构建为完成高水平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冯志恩在前期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化疗耐药、预后预测、宫颈转移高危人群筛查等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及其机制,并鉴定了口腔鳞癌分子诊断和分子分型预测的生物标志物,为口腔鳞癌的分子病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创造了基础条件,为进一步深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候选靶基因。
每天与口腔癌患者打交道的冯志恩在临床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口腔癌常伴有咀嚼、吞咽、发音困难和审美问题。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我们不仅要考虑癌症的根治性治疗,还要注意术后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甚至心理健康。目前,循证医学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为治疗和诊断提供了临床依据,而且考虑了风险效益比、系统性因素和并存疾病的影响,甚至包括了患者在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需求,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和精确医疗的理念,从而决定了以优化口腔癌的诊疗策略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为主要方向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是未来的主要方向。
冯志恩自2016年担任主治医师以来,治疗了许多晚期口腔癌患者,每年完成手术500余例,其中包括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游离皮瓣即刻重建等近100例四级手术。显微外科手术的整体成功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他还积极为局部地区晚期口腔癌患者引进了“术前诱导化疗+根治性手术+术后放疗(同步放化疗)”的mdt诊疗模式,并参与了mdt国家多中心临床研究。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口腔癌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达到60-70%是由于口腔癌缺损即刻重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居国内领先水平。
谈到未来的研究方向,冯志恩说,中国人口基数大,口腔癌患者的绝对数量多。虽然前人在口腔癌领域贡献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以往对口腔癌的临床研究缺乏重视,导致缺乏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头颈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国际指南主要来自欧美人群,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完全照搬国外对我们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疗效可能会大大降低,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获得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临床诊疗标准,有必要加强前瞻性口腔癌数据库和组织数据库的建设,并将注册数据库外推至更多的临床中心。
冯志恩最大的愿望是尽快建立高水平、多中心的前瞻性口腔癌登记数据库和组织数据库,通过资源共享,共同获得基于中国人群的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他坦率地说:“这项工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去做。不管是10年、20年还是50年,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终将得到回报!”
相关链接
冯志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2015年入选北京科技新星计划,2017年获得首都青年医生百强,是北京市卫生规划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博士,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博士后。
他参加了北京卫生系统的“第八批第二期”医疗救援队,为新疆和田地区提供了为期一年的支持。现为国际牙科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检测与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国家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理事。五年来,主持过6个省级以上项目,参与过14个省级以上项目。他发表了40多篇关于口腔癌临床和转化研究的论文,其中20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sci论文。其中,“口腔癌原发肿瘤及颈部连续切除术预后研究”被美国头颈协会ahns教育委员会引用为头颈癌手术切除的原则。
此外,该研究小组的研究结论“颈部淋巴结的输出预示着口腔癌放射治疗的需求”被《中华医学论坛》的《今日口腔国际概览》作为国际研究的新进展予以强调;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转移的分子诊断结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第二名获奖者获得了一项二等奖(科学技术)和一项三等奖(北京市医学科学技术奖)。
标题:冯芝恩:高水平口腔肿瘤前瞻性数据库和组织库的践行者
地址:http://www.6st8.com/zbxw/12943.html
免责声明:联合早报中文网从世界各个维度报道世界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突发新闻等,本篇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18@163.com,联合早报中文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