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艾滋病毒携带者:疾病不可怕 没梦想才可怕(图)
本篇文章1282字,读完约3分钟
“在生命之旅中,疾病不是最可怕的,最辛苦的是自己没有梦想。 ”。 打开刘九龙的博客,首页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句话。 2006年感染了HIV,发现刘九龙有规律地依赖药物控制,正常生活了9年。 这9年间,从碰壁的“北漂”到专注于传达公益的志愿者,歧视、绝望、自杀这个词他不知道,但温暖、理解、陪伴这个词也出现在他的生命中。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从11月19日开始刘九龙想跨市乘坐,以自我挑战的方式,引起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注。
挑战:八天,他来到了南昌
11月19日,刘九龙从赣州出发,在都县屏山牧场骑行登山。 休息了两天后,11月23日,刘九龙从家乡都县葛他乡出发,向北,11月27日下午到达南昌。 八号七夜,从江西南端到赣北,刘九龙说这种挑战是第一次。
刘九龙在这条路上,无论在哪里的疾病控制中心,他都会停下车,向市民介绍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在很多人眼里,艾滋病患者奄奄一息,全身都在崩溃。 我告诉他们我有艾滋病毒生活了九年时,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我想这样做,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减轻大众对艾滋病患者的误解”。
我曾试图感染艾滋病毒而自杀
2006年,刘九龙被诊断感染了艾滋病毒。 和很多艾滋病毒感染者一样,刘九龙经历了最痛苦、最绝望的时间。 “我有报告,想不到是怎么感染病毒的,恨自己倒霉”刘九龙说,那时他甚至有在北京,死了的想法。
在医务人员的建议下,刘九龙参加了许多互助讲座。 但是,互助讲座就像短药,效果只有一段时间,“大部分时间还是一个身体,容易陷入悲观和极端的思想”。
“北漂白”的打工经常受到歧视
携带HIV生活了9年的刘九龙,通过稳定的药物治疗,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 但是,每次他告诉同事和上司他是艾滋病毒携带者,领导和朋友都离开了他,被迫辞职。 在北京工作的三年间,刘九龙由此改变了无数工作。
最终,刘九龙来到南昌,开设了为艾滋病患者、家属提供住宿和新闻咨询的驿站。 但是,驿站经营困难,不得不关门。
邻居的理解,使他摆脱了痛苦的深渊
2008年,刘九龙开始写博客。 文化水平不高,但文案真实感人。 逐渐敞开心扉的刘九龙得到了姐姐的支持。 2009年,刘九龙把病情告诉家人,得到家人的理解后,邻居也正确认识了艾滋病,和他正常交往。 “我很幸运。 因为周围有这样的人帮助了我。 其实,我周围也有无法理解家人,放弃的人,我很痛苦”。
刘九龙说,感谢仁爱的人的帮助,把他从痛苦的深渊中带走。 于是他开始传播艾滋病知识,开始学习如何照顾生病的朋友。 “像这次一样乘坐了。 如果不是因为我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我可能不敢挑战自己”。
期待:了解艾滋病毒,减少歧视
“很多人认为艾滋病只出现在高危人群中,但实际上普通人的感染率也在上升。 ”。 目前,刘九龙协助卫生部门进入南昌高校,推进艾滋病预防方法、性行为保护措施等。
刘九龙说,让艾滋病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是消除歧视的最好方法,“80后、90后接收新闻的速度更快,对事物的认识相对全面、客观,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也相应减少。 对于未来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环境,我非常乐观”。
记者陈诗蕾文马悦图实习生龙茜
标题:【快讯】艾滋病毒携带者:疾病不可怕 没梦想才可怕(图)
地址:http://www.6st8.com/zbxw/16029.html
免责声明:联合早报中文网从世界各个维度报道世界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突发新闻等,本篇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18@163.com,联合早报中文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